我一定是瘋了...
竟然寫這種題目的旅遊導覽...
為了寫這一系列導覽文,不知花了多少時間閱覽相關書籍、影片、文章...
還得處理很多圖片...
也唯有這樣,故事才能說的完整(這題目都能寫論文了)
我想,我一定是瘋了...
一切,只為了今年能好好朝聖紫禁城一番...
紫禁城歷任主人
在介紹紫禁城以前
不能免俗的,一定得先介紹住過這兒的明、清皇帝以及紫禁城的興建史
首先,明朝入主紫禁城歷任皇帝如下(畫成年表看比較快)
[小知識]
注意到明英宗朱祁鎮在年表內出現兩次了嗎? 見鬼了? 這是為何?
這是因為朱祁鎮(英宗)在21歲的時候(1449年)兵敗土木堡遭蒙古軍俘虜
於是他的弟弟朱祁鈺(代宗)在他被俘虜的時候即位成為景泰皇帝
後來蒙古軍挾持英宗進攻北京失敗,打算歸還英宗(景泰皇帝當然不肯)
經過一番波折後,禮部尚書楊善還是將英宗迎回北京(1450年)
此時景泰皇帝因為害怕皇位不保,於是將英宗軟禁,由錦衣衛看管了七年
1457年,代宗病危,發生「奪門之變」,英宗遂重回帝位
至於佔據皇位的代宗下場為何?
代宗在「奪門之變」後也遭英宗軟禁,並在一個月後就過世了
死因為何,歷史上並無定論,有一說是遭宦官勒死。
清朝年表:
從明朝永樂皇帝遷都北京(1421)起至清朝宣統皇帝(溥儀)退位(1911)止
紫禁城前後歷任明清皇帝24位(明朝14位、清朝10位)
極權統治歷時490年
紫禁城興建與落成
西元1399年,
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(即後來的永樂皇帝)起兵反叛他的侄兒建文帝
戰爭歷時三年(史稱「靖難之變」),朱棣攻入明朝首都應天府(即今日的南京)
建文帝失蹤(建文帝下落成謎,又是另一則故事,甚至後來的鄭和下西洋都被懷疑跟尋找建文帝下落有關)
朱棣於西元1402年即位,年號「永樂」
永樂四年(1406年),朱棣開始在順天府(即今日之北京,如下圖)營建紫禁城
皇宮於永樂十八年(1420年)落成,前後歷時14年興建
永樂皇帝並於永樂十九年(1421年)遷都北京
(1421年5月9日,啟用不到5個月時間的紫禁城就發生雷擊事件,導致紫禁城最重要的三大殿燒毀,而後長達20年的時間裡,三大殿原址始終是廢墟一片,可以想見這對於永樂皇帝的打擊有多大)
紫禁城名稱的由來
中國古代星像學家把天上的星星分為三垣、四象、二十八星宿等
其中三垣指「紫微星垣」、「太微星垣」、「天市星垣」
因紫微星垣居於正中,且據傳皇天上帝的居所(紫宮)就在紫微星垣中
而人間皇帝自稱「天子」,因此便仿皇天上帝居所的名字用其「紫」字
加上皇宮為一般平民無法靠近或進入之禁城
故名「紫禁城 」
興建紫禁城的材料-楠木
紫禁城的主要材料是木材、石材
其中,興建各大宮殿的大型支柱是遠從1500公里(直線距離)外的四川等地砍伐並運輸至北京的楠木
開採楠木的森林裡虎、豹、蛇、莽...等野獸很多
工人們幾乎都是冒著生命危險進山伐木、死傷很多
因此當時有所謂「入山1,000、出山500」的說法
另外,要將這些大型楠木運至1,500公里以外的北京(北京-四川相對位置如下圖)
也是相當大的挑戰
經過專家研究考證
這些大型木材是利用天然河流+開採運河的方式輸送
整個楠木開採、運輸耗時至少13年的時間
工程浩大
而現在的太和殿支柱(下下圖)則多半已於清朝時期重建時用松木替代了
太和殿北京-四川相對位置圖
太和殿
興建紫禁城的材料-石材
值得一提的是,紫禁城保和殿(保和殿位置如下圖所示)後方有一塊明朝至今最大的單陛石(如下照片)
它是由一整塊、自北京西南郊房山大石窩、門頭溝青白口開採而來的漢白玉(該處跨越明清六百年迄今仍持續生產漢白玉)
根據研究,開採這塊漢白玉至少動員10,000民工及6,000士兵
並動員數萬名工人,利用冬季河流結冰時,每隔一里掘一口井
加上20,000名民工及1,000多頭驢運輸
花了整整28天運至京城(運輸直線距離約30多公里)
就為了這一塊寶貴的單陛石
保和殿後單陛石
前朝三大殿位置圖
紫禁城內部
紫禁城內部在明清時期主要分為皇帝處理政務、主持重要典禮等公開活動的「前朝」(或「外朝」,下圖)
以及專供皇帝、后妃、皇子等皇室成員居住及休息活動的「內廷」(或稱「後宮」、「禁地」,下下圖)
前朝及內廷大致上以乾清門為界(下圖及下下圖)
當時若非三品以上文官、二品以上武官、皇帝身邊的高級侍從、侍衛或宦官
也不是皇帝下旨召見的人
是不可能進的了「內廷」區的喔~
紫禁城「前朝」範圍
紫禁城「內廷」範圍
紫禁城導覽建議路線
說到紫禁城遊覽路線
一般來說,分為中路、西路、東路,以及外東路等四條路線
其中,不用說,紫禁城中軸線(中路)一定是非走不可的路線囉
紫禁城中線包括明朝「御門聽政」的太和門廣場、皇帝主持各式大典的太和殿、供皇帝臨時休息的中和殿、清朝舉行殿試的保和殿、清朝皇帝上朝(御門聽政)的乾清門廣場、皇帝寢宮(乾清宮)、存放皇帝御璽的交泰殿、皇后寢宮坤寧宮、軍機處、上書房、南書房,以及知名的御花園...等等(後面將會一一介紹各宮殿、大門及其歷史事件)
紫禁城「中路」區域
紫禁城西路,主要參觀目標為清朝皇帝(雍正以後)處理政務、居住以及順治皇帝駕崩的養心殿(亦是慈禧太后垂憐聽政處)、專供皇帝嬪妃居住的西六宮(包括慈禧太后的發跡處-儲秀宮,永壽宮、太極殿、長春宮、翊坤宮、咸福宮,位置如下)
如果逛完中路還有時間,建議逛逛西路(我是打算花2~3天時間好好逛逛紫禁城...)
紫禁城「西路」區域
紫禁城東路,主要為皇帝嬪妃居住的東六宮(景仁宮、承乾宮、鍾粹宮、延禧宮、永和宮、景福宮,位置如下圖)
紫禁城「東路」區域
紫禁城外東路是乾隆皇帝為自己準備的太上皇退休區
不過退休後的乾隆皇帝仍然以"訓政"為由
居住在養心殿操控著政權
乾隆皇帝作為嘉慶皇帝的太上皇
直到嘉慶四年駕崩前
連一天都沒有住過外東路這個專為他準備的"退休區"
另外
外東路這兒除了皇極殿、寧壽宮等宮殿外,還有珍妃遇害的珍妃井、紫禁城內最大的戲台-暢春閣、以及知名的九龍壁
亦值得一遊
紫禁城「外東路」區域
以上中路、西路、東路、外東路等區域(另外還有文華殿區、武英殿區)的宮殿、大門...建築、知名藝術品...等
ㄚ良都會結合歷史事件一一用故事及圖片介紹給大家(我一定是瘋了...)
後記:
紫禁城真有9999.5間房?
你知道現在看到的太和殿曾遭祝融之災而變成一堆廢墟嗎?
你知道文淵閣的屋瓦為什麼不是黃色的嗎?
你知道明朝皇帝在紫禁城的哪裡上朝嗎? 清朝又是在哪裡上朝的?
午門真是古代斬首、殺人的地方嗎?
你知道明朝三大疑案:梃擊案、紅丸案、移宮案是在哪裡發生的嗎? 始末又是如何?
你知道傳說中養心殿通往乾清宮的通道在哪裡嗎?
你知道為何只有三大殿(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)的宮殿匾額上沒有滿文嗎?
你知道康熙皇帝是在哪裡智擒鰲拜嗎? 事件始末又是如何?
你知道明朝有位皇帝連續24年不上朝嗎?
你知道雍正皇帝把寫好接班人的詔書藏在哪裡嗎?
你知道乾隆皇帝最喜歡的三幅書畫是什麼?
你知道乾隆皇帝最喜歡的三幅書畫其中有兩件其實不是真跡嗎?
早慈禧太后一天過世的光緒皇帝真是慈禧太后害死的嗎?
你知道清朝嘉慶年間曾有暴徒殺進紫禁城,箭頭還遺留在某座大門的匾額上嗎?
你知道曾有刺客曾經闖入紫禁城意圖刺殺正在換轎的嘉慶皇帝嗎?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